思维系统的不同分工

心理学家实证研究后发现,人的大脑包含两个系统:系统1和系统2。系统1的思考方式偏向于直觉,系统2的思考方式则偏向于理性。人们在日常思考问题时,大多数情况下仅启动系统1进行思考,因为它更加简单直接,而且较少消耗人脑的运算资源。因为有了这两个系统的分工,人们在日常生活中,倾向于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,而把不那么重要的事情,交给本能去做,这样能够大幅提高效率。
但是,人们的大脑往往并不会因为需要做的决策涉及利益,就自动切换到更加准确的系统2上,而是会和往常一样,更倾向于用本能做出选择。
比如说,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进行投资决策时,选择仅启动系统1思考方式的投资者往往仅依靠直觉进行判断,对上涨迅速的股票抱着从众心理追涨。很多时候,他们并未深究股票本身质地和背后的上涨逻辑,只要短期内股价能快速上涨获利,快速得到心理满足,就算是达成了目标。能启动系统2进行思考的投资者,对于上市公司质地、支持股价上涨的原因,以及是否具有可靠的安全边际等问题,会花大力气去深究,而不那么在意股价是否能在短期内快速上涨,因为只要股票所代表的公司股权足够优质,从长期来看,取得丰厚收益将是大概率事件。
当股价下跌时,仅启动系统1思考的投资者在直觉影响下,往往可能慌不择路,忍受不了股价下跌带来的恐惧,选择忍痛“割肉”离场。能启动系统2的投资者却由于有着对股票质地的理性了解和信心做支撑,价格下跌反而是提供一个低价买入的机会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看中了同样的一件衣服,一家商场不打折,另一家商场打七折,这时理性的消费者都知道应该去打折的商场买更划算。可是当消费者成了投资者,仅启动系统1做出直觉判断时,同一件“衣服”,越贵的时候越是疯抢,便宜的时候反倒无人问津。